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

8/12 顏榮輝醫師 / 主講:如何動最健康







顏榮輝醫師演講公告
講題:如何動最健康
時間:2012/8/12(星期日)下午14:00~17:00地點: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(臺中市西區英才路600)B1演講廳

本會榮譽會員【顏榮輝醫師】,於八月十二日下午於<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>,参加台中市中醫師公會舉辦的健康講座,主講【如何動最健康】。

一開始講述肌肉的對於骨骼活動時的牽拉力量,進而描述若我們生活作息中,出現錯誤的姿勢,會導致肌肉造成的緊繃、骨架的錯位。也提醒聽眾當發生痠痛時,要以冷靜的態度面對,尋求治療。

 

接著介紹【形姿療法】主要是透過全身肢體、肌肉、骨架的收緊、釋壓、旋轉等反覆動作,按摩經絡穴位,調整錯位骨架,舒暢神經血行,進而強化臟腑功能,達到自我療癒保健的功效。形姿療法】之<<行意氣學>>的【靈頭轉樞】對於肩背酸痛、頭痛、喉哽感、眼酸濇、胸悶、鼻病。頸項酸痛者可常做,特別是坐辦公室,打電腦者。可以藉由做【靈頭轉樞】來緩解,做時首務必輕貼臉頰,使臉部的五條經絡能夠相交通起來,更達,雙手放置於後腦勺接通<<膀胱經>>,和下巴劃半圓可以強化斜方肌、頭夾肌、頭半棘肌、頭長肌、提肩胛肌,胸鎖乳突肌,調整C1C2C3C4C5

 

【龜兔慢跑】是胸悶、肩背酸痛、心悸、感冒、咳嗽、氣喘。功用:1.強化斜方肌、提肩胛肌、胸大肌。2.調整C6C7C8T1T2,胸肋骨T3T4T5T63.可鬆開緊縮椎體,放鬆肩背,治療胸悶,鼻病、頭痛。4.此動氣走膀胱經,故做時背部會發熱,有如作SPA
【旋轉帶脈】1.強化腰大肌、闊背肌、豎脊肌。
   2.放鬆薦椎S1S2S3S4S5,特別強化S1S3
   3.在旋轉同時,能按摩神闕(任脈)、肓俞(腎經)、天樞(胃)、大橫(脾經)、帶脈(膽經)、命門(督脈)六穴。
月經失調、婦科疾病、腎臟症候群。

穴位講解: 神闕即肚臍,是我們生命的起源,在母親肚子裡,我們透過臍帶得到養分茁壯、成長,直至出生。道家修習神闕養生練氣已超過千年,其重要性可見一般。命門與神闕相對應,在腰椎第二椎下陷處,「難經」以命門為五臟六腑之主,生化之源,立命之門。練氣者常意守命門。 而中醫講命門火旺則腎氣足,腰骨健(指腎上腺皮質素健全)。

肓俞(腎經) 在神闕旁五分、天樞(胃經)
在神闕旁兩寸、大橫(脾經) 在神闕旁四寸、帶脈(膽經) 在神闕旁八寸半。

 

【左右甩手】改善頸肩背酸痛、頭腦壓減少。強化闊背肌、菱形肌、腰大肌、胸大肌,調整肋骨T3T4T5

以上【靈頭轉樞】、【龜兔慢跑】、【旋轉帶脈】、【左右甩手】詳細動作,請参閱本部落格<<形姿調整>>-形姿十二動療法】


【形姿自救法】中的【胸腔運動】改善胸悶,眼睛酸澀,放鬆腹部。放鬆腹直肌、前鋸肌、斜方肌。雙手下垂,右手在上以虎口交叉,出力伸直將雙手往頭上帶,置於耳際旁,右手將雙手帶向右邊拉伸左邊脇肋5秒,注意頭與腰以下不動,雙手再回正,放下來,換左手在上,重複動作,每次可做10下或漸進至20下。

【上迴旋式】為【旋轉帶脈】之調整上半身動作,若右肩痠痛,左腳站姿為退後內八,雙手指交叉,放於後腦勺,雙肩向右旋轉,頭直視前方約停20秒,再回正,走動後看患處反應。

現場聽眾在這場講活動中,站起來一起跟著活絡筋骨,也有聽眾上台藉由做動作的調整改善痠痛。活動在5點左右結束,聽眾們於場外陸續詢問,顏醫師繼續為聽眾詳解一會兒。